《心居》里凭演技上热搜 海清:不觉得冯晓琴卑微 -凯发k8ag旗舰厅真人平台
舜网-济南时报 2022-03-26 08:01:24
自《心居》开播以来,关于海清演技的话题便成了微博热搜常客,网友评价她的哭戏“信手拈来”。第6集中,冯晓琴(海清饰)的丈夫顾磊意外去世,悲痛万分的冯晓琴在一集里哭了3次,每一次的情绪都不一样。从最初的绝望震惊到崩溃无助,海清把痛失丈夫的心理变化演绎得淋漓尽致,细腻的表演被网友称赞为“教科书级别”。
无论是针锋相对,还是委屈无助,抑或隐忍坚强,海清总能很好地把握冯晓琴的情绪,以自然的表演向观众精准地传达那一刻的心理和情绪,把人物性格通过多层次的表演立体地表现出来。《心居》热播引发了很多网友对角色以及前作《蜗居》的讨论,近日,新黄河记者专访了海清,听她讲述对角色的解读,以及对买房热的看法。
从《蜗居》到《心居》不是重复
《心居》里,海清有着多重身份,是妈妈、媳妇、儿媳妇、姐姐、弟媳,这样一个角色,对于被称为“媳妇专业户”的海清来说可谓信手拈来。不过,一开始导演滕华涛找到她的时候,她还是犹豫了一下。“这个剧本挺吸引我的,但这部戏一开始我没那么想接,华涛找我的时候正好有别的项目,而且当年的《蜗居》也是讲我买房子的事情,我觉得在买房子这一点上会有重复,都是外地女人到上海去买房子,在上海打拼的故事。”但海清很快打消了顾虑,一方面对于老搭档滕华涛,海清是有感情的,“时隔多年重新杀回荧屏,我很愿意跟他再一次合作”;另一方面,她也认为《心居》是一部认真、有诚意的作品,“剧本非常扎实,非常吸引我。”
海清从来都不是一个在舒适圈里打转的女演员,她也并不想刻意打破大家对她“国民媳妇”的标签,而是认真分析、比较每次演的角色、故事有哪些不同,“每一部戏的家庭关系、家庭环境等各方面还是不一样的:《小欢喜》主要聚焦孩子、老公之间的关系;《媳妇的美好时代》聚焦的是和婆婆的关系;《心居》的剧情设置是我以前没有碰到过的,跟大姑子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么强烈,还有跟老公一家的关系,很多时候都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,戏剧张力是非常强的。”
冯晓琴不卑微反而值得尊敬
海清打心里喜欢冯晓琴这个角色,“她很适合一句台词‘打不死的小强’,很像女超人,特别烟火气”。
冯晓琴是“沪漂”,海清也曾是“北漂”一员,她结合自己到北京发展的经历愈发理解冯晓琴,“我到北京也希望可以在北京立足,在北京有所发展。我不觉得冯晓琴卑微,也不觉得要低着头去看她。甚至有时候我在想,如果我是她,在经历人生这样的低谷后我真的能够翻身吗?能够像她一样到最后风生水起吗?在很大程度上,我是佩服她的。我很尊敬也很敬佩这样努力生活、好好生活的人,我觉得冯晓琴是值得尊敬的”。
在海清眼里,冯晓琴凭本事吃饭,不偷不抢,该自己的就是自己的,不该自己的也不要。剧中,冯晓琴以丈夫顾磊的意外去世为分界点,之前的冯晓琴依赖于丈夫,依赖于家庭,依赖于其他的东西来改变她,这是她原有的教育和背景给到她的思维,是她的先天不足;而在丈夫去世之后,冯晓琴对于人生的大考给出了很好的答案——完全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。冯晓琴不是完人,但也不让海清讨厌,“她的缺点我也能理解。原生家庭带给她的知识面、她的认知、她的三观,起初她还在意很多事情,但后期的转变我们也看到了,要给予她正面的评价”。
没有主角光环一场戏一场戏去拼
相比以前演过的妈妈、媳妇角色,冯晓琴还有一层“外地人”“苦角色”的设定,为此海清也在表演中加入了很多“小巧思”。
比如,她在台词上做了一些调整,让一个外地女人讲话时带一些上海腔调,因为她想表现出冯晓琴潜意识里想更多地融入上海的处境,“有些人很怕自己会被别人看不起,觉得自己好像不是上海人,所以会刻意迎合这个城市和这个城市的人。我觉得冯晓琴有一点这种感觉,于是就调整了台词和口音。”
为了演好冯晓琴,海清在每一集中都会把每一个人物的重要事件排列清楚,这样便于她站在冯晓琴的角度,判断每件事情发生时,跟剧中的公公、老公、大姑子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。她与饰演大姑子顾清俞的童瑶有不少对手戏,海清对两个角色也发表了一番解读,“这两个人代表着不同的家庭背景,边界感极强,所以她们俩是隐隐约约的敌对。这种矛盾的设置具有先天对立性,和她们的生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。再加上后面我老公(顾磊)的死跟两个人都有比较密切的关系,更把这种关系推到了顶点。”
老公死了、房子买不起、孩子要上学、家里面还有一堆事情,海清眼里的冯晓琴是一个“实打实摔到泥土里”的角色,别人看冯晓琴活得辛苦,海清却为扮演这样一个角色感到了身为演员的价值,“没有剧本光环的角色更吸引我一些,演起来层次感会更强一些,需要靠你一场戏一场戏去拼下来,让观众相信,冯晓琴就是这样一步步往上走的,而不是先天的剧本架构。”
房子很重要但也不是那么重要
《心居》播出后,不少网友调侃“13年了,海清依旧为买房糟心”。但与剧中角色对房子的执念不同,海清在买房这件事上其实是个“异类”,“我孩子大概两三岁的时候,我才买房子,而且还是我妈让买的。按我的想法,以后开个房车,带着我的孩子四处走,在哪儿拍戏就住在哪儿,这才是我的理想生活。”在“北漂”的前20年,海清一直没买房子。
但作为一位极具烟火气的演员,她并不难理解国人对买房这件事如此看重的出发点,“谁不为自己的生活算计呢?站在冯晓琴的角度,我是能理解的,她还是希望能够在上海有个立足之地,我觉得这个东西无可厚非”。
海清说,房子于自己,重要但也不是那么重要,“最重要的是,你心到底是住在房子里还是住在哪里。我觉得‘心居’这个名字非常好,是‘心安定的居所’。有的时候,就算有了家,但在里面心不安,这个家也依然不是家。”
最后海清还跟我们小小剧透了一下《心居》的结尾,“滕老师最后没有给到大团圆,只是让角色们互相试着了解和融合。我觉得这个结尾很好,是比较真实的。”